通化市全面落实省政府出台的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、中小企业纾困等系列政策,针对偿还贷款困难的企业,协调银行机构给予合理展期和续贷支持,对受疫情冲击和影响较大的行业,特别是小微企业,实行“不抽贷、不断贷、不停贷、不压贷”的“四不”措施,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冲击。
去年以来,通化市金融系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。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,以1:9比例撬动社会资金参与,由政府出资1000万元,吸引社会资金9000万元共同设立应急周转基金开展转贷业务。运营期间,基金不断压降费率,基金运营公司由初始微利运营转向零利润操作,4次调降费率由1.2‰降至0.9‰,周转天数压降在3天以内,目前,单户最小周转额度30万元、最大额度1.85亿元,基本实现了域内大、中、小型企业全覆盖。应急周转基金去年共为877户企业提供转续贷59.24亿元,降低企业财务成本1.72亿元;信保基金将担保费率阶段性下调至0.7%,为42户小微企业提供信用保证贷款9340万元,平均担保费率0.8%。再贷款累计发放12.59亿元,其中支农再贷款8.5亿元、支小再贷款4.09亿元,再贴现5600万元。为729户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金额46.47亿元,为1403户企业减费让利3993万元。“吉企银通”新发放贷款5.32亿元,加权平均利率5.6%。
通化市编制了涵盖21个产业方面的金融支持政策手册,不断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,用好用足再贷款、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,扩大支小再贷款支持范围。市、县两级政府建立上市推进领导机构,明确市、县、企业服务专班,制定推动企业上市“8+10”工作计划,与吉林证监局签署《合作备忘录》,变事后监管审查为事前辅导协作。
通化市各大金融机构还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,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力量。通化建行累计为通化市投入资金1020万元建设“三资平台”,助力基层政府乡村治理服务平台化、智慧化;在全辖乡镇建立“裕农通”服务点659家,打通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;实施了凉水乡危房改造、样子沟村蔬菜大棚项目、大安村光伏发电项目等定点捐赠扶贫项目10个,累计投入资金114.6万元。此外,通化市还构建了监测、预警、处置的区域协作机制,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底线。